中式美学源于“儒、释、道”思想。儒讲中和,呈现居中对称、节制内敛。释讲静悟,主打禅修打坐、万物皆空。道讲意象,突出天人合一、世界本然。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将中式美学分为了六个方面。
首先是自然,环境上,天坛坐落空旷,似与天地相接;古村倚山临江,纵享清风明月;园林筑山理水,营造壶中天地。
材料上,以土建房的陕北窑洞、福建土楼;以竹建房的湘西吊脚楼、傣族竹楼;以木石建房的江南古镇、秦淮河房,均取之自然。
但光有景不行,还需人的想象与寄情,这叫意象。例如漫山野菊是景,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让菊有了淡泊闲适之美。秋山松林是景,而张籍的溪头看月出深松,让松有了萧瑟孤寂之美。
所以古人有九雅:寻幽、酌酒、抚琴、莳花、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感受是美的源泉。
留白,则是感受的最高境界。国画中,董源画景,山峦连绵,云雾暗晦;米友仁下笔,水墨横点,连点成片;马远构图,以小见大,清空朦胧;倪瓒写竹,寥寥数笔,逸气横生。
宋瓷中,汝窑青瓷,细腻简素;龙泉青瓷,透亮如玉;定窑白瓷,浅带印痕;建窑黑瓷,几点斑花,均为宋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体现。
内容含蓄符合中和之道,形式同样如此。《周礼考工记》曾说:都城要四四方方,每边开三个门,9条横纵干道将城市分为整齐的小方格,正中做宫城,形成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
如今我们所见的故宫,便是严格按照以上设计,安稳地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绘画构图也讲究中和,最显著的是莫高窟里各种《经变图》壁画,中央一定是佛祖,两边分列着侍胁菩萨,及一众小菩萨,给人以和谐端庄、内心稳定之感。
不过美总是需要变化的,比如园林,假山奇巧、池水绵延、长廊曲折、木石遮挡、花窗漏光,是稳中求变、层次丰富的典范。
画中的变化被称作气韵,它是有律动、有节奏的美。像是飞天、浪花、龙纹、卷云、雾霭、曲径、茂林,呈现出自然生息与人类情感的完美契合。
最后,任何形式都会被放进寓意里。中式建筑多用木材,对水的寓意尤为看重,所以无论是屋脊的鸱吻、博风板的悬鱼、惹草,还是天花板的藻井、文渊阁的黑瓦,都有着属水灭火的含义。
更常见的,还有文人爱梅兰竹菊的傲幽坚淡。百姓爱羊与祥、蝠与福、鹿与禄、鸡与吉等物件的谐音吉祥。
这些美学观念,不仅影响至今,还漂洋过海,成为东亚各国的审美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