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百科
  • 懂懂窝
  • “猫耳”的演进及其文化意义

    作者: 亚小懂    2023-12-06

    标签:

    猫耳是日本文化的舶来品,是兽娘的主要身体特征之一。早在19世纪20年代日本的歌舞伎作品中,就有猫耳猫妖的登场。20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中猫妖角色红极一时,也经常使用猫耳朵作为道具。

    “猫耳”的演进及其文化意义

    在动漫作品中,手冢治虫最开始表现猫耳朵。他的蓝宝石王子、火鸟、怪医黑杰克等很多作品中都使用了猫耳的表现手法。在70年代,大岛弓子的《棉之国星》让猫耳成为受到关注的新漫画表现技巧。这一阶段,猫耳更多作为新漫画的表现技巧,更多刻画的是“拟人的猫”。

    80年代,萌文化逐渐产生,猫耳也成为萌元素的一个符号。而阿拉蕾、最终幻想等作品中的猫耳朵,则成为一种时尚存在。阿拉蕾的猫耳帽和她的大眼镜当时都成为火爆的产品。猫耳也逐渐从猫的拟人化变为了人的拟猫化。

    从90年代到00年代,日本动漫发展进入符号主导的时期。叙事在作品中的作用降低。标志性的外在符号成为观众消费的重点。猫耳的兴盛,顺应了这一缺乏叙事的符号化的内容时代。猫耳也作为替代叙事的消费符号而存在。

    无独有偶的是,女仆咖啡这时候也兴起了。女孩们穿着漂亮的工作服时而充当管家,时而在咖啡厅里服务,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么?或许没有,但和猫耳一样,它是剧情价值降低、符号价值提升的一个产物。而有趣的是,女仆很多时候会和猫耳相结合,形成“猫耳女仆”。这就是所谓的符号的叠加和串联。在缺乏叙事的时代,符号叠加和串联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猫耳这种设计有哪些价值呢?首先,它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可爱。即使角色的世界观设定、背景设定等不是很突出,但只要有一个猫耳,依然可以呈现出很可爱的感觉。所以很多作者采用猫耳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差异化角色,甚至是简化角色的内在设定。

    其次,猫耳除了可爱的观感,还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在《猫的报恩》中,人类为了适应猫的世界而被赋予了猫耳,实际上是不同族群融合和同化效应的体现。在《猎人》的奇美拉蚂蚁篇中,皮托被设计成为带有猫耳的蚂蚁,突出了“非人类”的特征,是尊重种族多样性的一种表现。在《猫娘症候群》里,人类发病后会长出猫耳,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自卑的一件事,但在别人看来却很可爱,影片描写了猫耳这种微妙的对立性,从心理的角度进一步挖掘猫耳的价值。

    中国动画中也有可爱且富于意义的猫耳。在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电影中,小黑本来是一只黑猫,但是通过法术变成了小孩子的模样,不过他的耳朵依然是猫耳。可以说小黑的猫耳既突出了这个角色的可爱,也代表了他是人与自然之间一种纽带和使者的身份使命。

    再次,除了文化价值,猫耳还有巨大的市场价值。猫耳诞生了很多有趣的产品,比如靠脑电波感受人的情绪并以此控制动作的猫耳,以及猫耳耳机等各种数码用品。

    对于如何看待猫耳及背后的兽娘文化影响,我主要谈三个观点。

    第一,兽娘文化是一种中立文化。中立文化本身是不带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往往体现诞生地的一些文化特质。兽娘文化的出发点是日本的可爱文化(Kawaii),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全世界的人消费日本的兽娘文化与消费中国的熊猫文化没有本质区别。没有证据表明,喜欢兽娘的中国青少年在政治立场上会偏向于日本。

    第二,兽娘文化是一种正向文化。正向文化是指那些会产生正向心理影响的文化内容,往往具有正能量。95%拥有猫耳或者兽耳的人物都不是坏人,是正面角色,因为坏人和这种可爱的设计不搭。消费者喜欢这类设计,有意愿消费其产品,甚至用Cosplay等方式妆扮出来,实际上是消费者追求像角色那样正向和积极生活的一种表现。

    第三,兽娘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显性文化是指受其影响的受众会有明显可见的行为举动,因此更容易观测和管理。对管理者来说,显性文化是风险相对比较小的文化内容,因为一旦发生危险,可以很容易找到它的受众。与之对比的是隐性文化,就是那些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影响观众的理念,这是我们更要警惕的一类文化内容。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或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知识分享,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