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仆”作为日本萌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二次元们的喜爱,《凉宫春日系列》中迷糊的朝比奈实玖瑠、《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中的蕾姆、《小林家的龙女仆》的托尔等角色,不断挑战着宅男们的麒麟臂。
但现实中的女仆,却和“萌”没啥关系,上到被誉为“世界最专业保姆”的菲佣,下到做饭、照顾孩子的阿姨,她们大多都是普通的家政服务人员。那么为什么正经的女仆,会变成让LSP们狂喜的存在呢?
这事儿,还得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下的英国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让英国很多中产阶级积累了不少财富,衣食无忧的他们,开始追求起了社会地位,那时评判一名“人上人”的重要指标,便是其家中雇佣了多少仆人。
又由于当时的英国女性,普遍都过着婚前靠父亲,婚后靠丈夫的“家里蹲”生活,几乎不外出工作,所以社会中大部分仆人都是男的,日常工作包括管理家中的财政、统筹宴会、安排行程等等,佣金并不低,加上法律规定雇佣男仆需要缴税,导致很多中产阶级雇仆热情有限。
当时的仆人,就像是管家和秘书的结合体
直到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不断扩张导致战争频发,同时社会中也掀起了一股晚婚的风潮,这让那些未婚、且家境不好的英国女性,很难再完全依靠男人——为了赚钱,她们选择出门当打工人。
由于这些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去当个仆人,便成了不错的选择,“女仆”也就应运而生了。相比于男仆,女仆更偏向做一些打扫房间、端茶倒水等家政服务,且工资比男仆低一半以上,这也让女仆越来越受中产阶级欢迎。
随着时间的推移,女仆也发展出多个细分工种,比如管理和培训女仆的女管家,也就是常说的女仆长;接待客人与服务用餐的客厅女仆;满足女主人一切需要的贴身女仆;打扫整栋房屋卫生的家庭女仆;照顾宝宝的育婴女仆等等。
当然,只有大户人家才能雇得起这么多不同种类的女仆
令LSP们狂喜的女仆装,也出现在这一时期。最初,女仆们的工作服并没有统一款式,她们穿的基本都是女主人的旧衣服。所以当时女仆们的穿着,个个都显得非常“奢华”。
当时的许多画作,都反映了女仆们的穿着,可以看到就是华丽的礼服,加一个方便干活的围裙
然而渐渐地,女主人们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仆人居然和自己穿的类似!加上女仆数量的增多,旧衣服不够用,于是第一款专门为女仆们设计的服装便出现了,为了不抢女主人的风头以及方便干活,其选择了低调且耐脏的深色长裙,并加上了一个白色围裙。
虽为cosplay,但这是很标准的英式女仆装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女仆装的头饰往往只有一个类似头巾的软帽,如今常见的“喀秋莎”发带源自于日本大正时期,女演员松井须磨子在出演托尔斯泰的《复活》改编话剧的主角“喀秋莎”时,带着的发饰而得名,与传统的英式女仆并无关系。
这样的头饰就被称为“喀秋莎”,不难看出和上一张图中的区别
传承女仆文化,美法义不容辞
女仆在英国流行开来后,法兰西和美国也很快掀起了雇佣女仆的风潮,并且两国各具特色的女仆装,还给如今的女仆文化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当时,以小仲马为首的一批法国文豪的作品,让很多人对法国产生了“浪漫、性感、又有些放荡”的印象,且由这些作品改编的歌舞剧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性感女仆,长此以往,法国女仆便被贴上了性感、暧昧、顺从的标签,这些标签,也被反向投射到了法国女仆的服装上,造就了令人血脉偾张的“法式女仆装”。
穿着这种女仆装干活,自然是干着干着就干床上去了
法式女仆装的的胸前,会有一个大开口用来露出部分乳房,裙长最多只能到膝盖,全身包括围裙在内有大量白色蕾丝,通常还会辅以吊带袜和高跟鞋来增强性感元素,更有甚者会选择皮革或橡胶来做服装材料,尽显风情。
不过相比于给女仆贴上“色情”标签的法式女仆,美式女仆则正经很多。在美国,真正从事家政服务的女仆很早就被快速现代化的社会所淘汰,美式女仆大多指的是餐厅的女服务员。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当时人们虽然囊中羞涩,但去餐厅吃个馅饼,还是能消费起的,因此,餐饮业是当时美国为数不多还能进行招聘的行业。为了拉到更多的顾客,一些餐厅老板决定,让女服务员穿上女仆装——这能让当时精神压力较大的美国男性产生自己是主人的错觉。
不过让女服务员们直接穿上传统女仆装,也并不可取,因为“黑+白”的沉闷配色并不利于拉客。就在此时,巴伐利亚的传统服装让美国人有了灵感,其在与传统女仆装在款式上有相似之处的同时,还大面积的使用红、绿、蓝等颜色,与各式各样的蕾丝花边。于是,由这套服装而改编而来的“美式女仆装”,便被穿到了越来越多女服务员身上。
如今也同样是重要日式萌元素
女仆文化与日本的首次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黑船事件”,其让日本国门被打开的同时,也让众多西方文化入侵日本,其中包含女仆文化,不过很多年里,其一直没有流行起来。
大正时期的餐厅,服务员已经有些“大正女仆”的样子了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民间出现了一批由女仆爱好者组成的群体,他们致力于让女仆在日本成为正式职业。然而,体现着阶级差异的女仆,并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四处碰壁的他们,便想到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既然女仆没法在三次元复兴,那我们就在二次元里实现伟大事业吧!于是,女仆便开始出现在了……成人游戏中。
这些单纯搞黄色的女仆,由于很多都是服务于普通人家,这让宅男们冲到爽的同时,也让女仆在很多日本人心中,不再是达官贵人专属,而是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存在。
让女仆走到寻常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AID iN HEAVEN》
而随着美国链锁餐厅Anna Miller's在日本开店,服务员身上的美式女仆装,也引起了一大波“制服热”,进而出现了很多相关COSPLAY。乘着这股东风,非色情化的女仆形象在漫画、动画、轻小说作品中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且还出现了《魔力女管家》《花右京女仆队》《英国恋物语艾玛》等以女仆为主角的作品。
《英国恋物语艾玛》,至今都鲜有作品超越的女仆题材漫画
2005年播出的现象级日剧《电车男》,则将日本女仆文化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剧中女仆咖啡厅的取景地Cafe pinafore,因为该剧的火热,迅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无数日本人领略到了女仆咖啡厅的魅力。鉴于其极度“二次元”的服务内容,女仆咖啡厅在之后也成为了日本作品中一个重要的萌系符号。
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女仆在许多日本作品中的出现,除了英式、美式以及“色情担当”法式女仆外,将大正时期的“二尺袖”和服与围裙相结合的“大正女仆”也收获了巨大人气。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设计不出来的
有趣的是,这些女仆形象又反过来推动了更多形式的女仆咖啡厅的出现,不过在允许风俗业存在的日本,正经进行萌系服务、禁止与店员有肢体接触的咖啡厅虽是主流,但提供坐大腿喂食、摸摸奶子屁股等擦边球服务的店铺也不乏少数,甚至还有一些表面上打着女仆的旗号,实际是玩制服play的风俗店。
女仆按摩店也不是没有
至此,女仆的形象已经和原本的家政服务者一点边都沾不上了,甚至在作品中见到女仆,我们已经不会再往那方面去想。
结语
女仆这个词,其背后代表的温和的性格,超强的家务能力,以及主仆恋这种稍稍的背德感,能符合绝大部分男性对于女性的幻想,谁又不想有个温柔贤惠,能照顾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专属女仆呢?
只不过对于像我这样脸皮薄的中国肥宅来讲,想要稍稍体验女仆带来的美好还是有些困难的。那些“用力过猛”的女仆咖啡厅不但不能让我享受女仆带来快感,各种尬的想让人抠出一套海景房的服务方式简直是在给我上刑。
比海底捞难顶多了
不过好在桌游,尤其是剧本杀兴起的现在,有不少店家开始摸索女仆服务的新方式,不少女仆陪玩店都收获了不少好评,有机会去一次也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新奇体验。
而随着这种风潮在国内不断兴起,我是不是也可以期待一下真正的家政服务与女仆相结合后的“宅配女仆”呢?原本以大妈为主的行业,变成穿着女仆装的可爱小姐姐,想想就让人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