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映的《丹麦女孩》是一部又悲又燃的电影。这是一部真人传记电影,讲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一对青年艺术家的故事,故事开始的时候,他们是形影不离、相濡以沫的夫妻。女画家格尔达(Gerda Wegener)曾是丈夫的学生,丈夫埃纳尔是丹麦小有名气的风景画家,习惯画小尺寸的风景画,主题多为雪景和乡镇。格尔达在当地远不如丈夫受欢迎,她喜欢画大尺寸的人物画,画风绮丽,笔触时尚信,风格浪漫,极具装饰效果。
格尔达少见的静物作品,显示了她对时尚的偏爱
婚后六年,没有孩子,生活围绕着画画、展览、卖画、聚会。一个偶然,她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莉莉,莉莉住在埃纳尔的身体里,是格尔达的缪斯。
《丹麦女孩》中的格尔达,由瑞典女演员艾丽西亚·维坎德饰演,获2016年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埃纳尔为格尔达假扮女人,像是艺术家之间的惺惺相惜——请不到合适的模特,或者客户来不了,格尔达创作的欲望又不可遏止;又像是埃纳尔对小自己六岁妻子的纵容和娇宠。
回头看,那开始的一刻有命中注定的意味,后来的一切仿佛不过是将错就错。然而命运不分对错,它决定于潜意识,格尔达一定是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才如同探照灯一样,照亮了埃纳尔的潜意识。
起初,莉莉像夫妻间的一个游戏,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她们和客户兼好朋友安娜分享这份暂且不为人知的、恶作剧的快乐,如同分享一个小小的作品,分享格尔达的某一条奇思妙想。
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如同烟花,莉莉偶然进入她们夫妻间的生活,以埃纳尔表妹的名义,格尔达和莉莉一起参加聚会,莉莉很快有了自己的“追求者”,他叫亨利克,也是一个画家,很快,莉莉和亨利克有了固定的约会。有时候埃纳尔被要求变成莉莉——她是格尔达最重要的模特。
有时候格尔达回到家,发现莉莉在阅读、发呆、画画或等她回家,埃纳尔消失了——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了。格尔达的底线是,在晚上的卧室里,埃纳尔要回来。
格尔达的人物画在丹麦不受欢迎,埃纳尔的作品一直卖得很好,可是他越来越无心创作,也许是内心的冲突太激烈,在男人身、女人心之间的切换耗尽了他的精神,格尔达的压力来自于不被当地保守的艺术市场认可,画展没有卖出一幅作品,还得不到哪怕一篇严肃认真的评论
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格尔达从巴黎的一次反馈中找到了信心,她被巴黎的艺术评论家发现并做了联合报道,她在当地无人问津的画作也在巴黎找到了顾主,于是他们决定搬去巴黎,那个时候,莉莉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光顾,埃纳尔像旧时光一样淡去。
埃纳尔想起被压抑在记忆中的童年,想起十二岁第一个吻他的男孩,男孩名叫汉斯,比埃纳尔大一岁,想起来的时候,汉斯已经36岁,在巴黎做艺术经纪人,于是,埃纳尔、汉斯、格尔达,还有莉莉,在巴黎重聚了,同样,是格尔达促成了这次重逢。
第一次见面,埃纳尔假扮成莉莉,自称是埃纳尔的表妹,24岁——年龄是莉莉编造的第一件具体的事情。那一刻,我觉得至关重要,突然就有了一个身份的确认,埃纳尔不再分裂成两个人,他确认自己就是莉莉,活在了错误的身体和性别里。
早在和汉斯见面之前,埃纳尔就突破了格尔达的底线,她愿意夜里也是莉莉,穿着丝绸的睡裙,睡在格尔达旁边,如同姐妹一样。格尔达,她爱自己的丈夫,同时,她也不能没有缪斯莉莉。再者,她还要负责赚钱养家,包括莉莉作为美丽女人的服装及化妆品消费。这一切是格尔达咎由自取吗?非也。
艺术家的直觉让她看到了埃纳尔掩藏或压抑的女性气质,她就像一面镜子,反复映照埃纳尔,用心、用笔。因为她的映照和看见,埃纳尔打开了尘封的记忆,那被暴怒的父亲拆散的两小无猜,他就是一个爱着同伴汉斯的小女孩,那份真情,刻骨铭心。
格尔达的痛苦深埋在心里:埃纳尔希望她“随意一点”,不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希望她让莉莉来去自如,如他自己一样,他希望格尔达不要时时刻刻用那种探寻的眼神,问各种各样刺探性的问题,他需要格尔达,莉莉也需要格尔达。
是格尔达发现了莉莉,将两个人的婚姻生活变成了三个人的,如果没有格尔达,埃纳尔也许可以隐藏一辈子,在自知或不自知的情况下。
每一个人来世间一趟,终极目的不就是为了做自己吗?然而光靠我们自己,我们并不能“成为自己”,我们需要一个重要的好客体,让我们变得完整,让我们的夸大自体被看见、被认可、被鼓励。
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没有格尔达,埃纳尔成不了莉莉,没有埃纳尔和莉莉,格尔达也成不了重要的画家,他们彼此成就。
在婚姻这个私密空间里,格尔达和埃纳尔,带着各自的伤痛、才华、爱和勇气,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埃纳尔决定接受一系列的手术,从男人变成女人,对他来说,甚至不是“变成”,而是埃纳尔.韦格纳死,莉莉.易北生。
改变性别,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不管是早期还是现代的变性手术,都是由大大小小数十场切除、再造和整形手术所构成。即使这样,多少人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依然强大到可以忍受这一切病痛——对于早期尝试者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甚至是死亡。
仅仅在获得新生14个月之后的1931年,莉莉因为器官移植手术的排异反应而不幸去世。埃纳尔是第一批接受变性手术的人,20世纪30年代初,莉莉.易北曾经在短暂的时间里占据了国际新闻的显著位置。2016年,电影《丹麦女孩》问世,“小雀斑”艾迪.梅德雷恩在其中塑造了莉莉的形象,更多的人知道了她,了解了这个“变性先锋”的故事。我认为真正让莉莉不朽的,并非新闻或电影,而是格尔达以莉莉为模特的油画作品。
画中的莉莉非常美丽,迷人的黑色双眸,双唇脉脉含情,莉莉的肖像在哥本哈根和巴黎的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大家被这个女人的肖像深深吸引住了,她的表情似乎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变化万千,意味悠远。
画里的莉莉并非完全写实,它是格蕾塔眼中的“丈夫”或莉莉,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象征意味,颜色十分活泼跳跃,大量运用各种粉色、绿色和黄色,世人就是通过这些肖像记住了莉莉,感受到这个女孩儿灵魂中的一些色彩、轮廓和阴影。
莉莉做自己的勇气令人敬佩,格尔达对他的爱更加让人感动。是她,镜映了莉莉,艺术家的触觉总是比一般人更为敏锐。然而如果她的爱不是为了给对方以自由,不是“爱他所是”,故事也许会有另外一个走向。
她忠诚而又独立,她是妻子、姐妹、朋友,也是杰出的画家,她对伴侣忠心耿耿,无悔付出。她爱他,所以才能对他有最美、最精准的描画。她对丈夫有最深层次的了解,她鼓励莉莉勇敢做自己,她陪伴他到最后一刻,她用画笔使他不朽……故事讲完了,思考不会结束。
特别是关于爱别人和做自己勇气,是每一个人生命的课题,我们在成长中不断修正答案,最终交出一份答卷。爱过、勇敢过,愿每个人都收获真实的自己,并被爱你的人看见和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