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百科
  • 懂懂窝
  •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作者: 亚小懂    2023-05-13

    标签:

    全世界范围内,同性恋成为一种“身份”/identity,也就是著名的“石墙事件”以后才开始。1969年,美国纽约警察粗暴临检了一间同志酒吧,之后引起了性少数人群一系列的反抗行动,这是第一次美国同性恋人群公开反抗政府的迫害,也是全世界同性恋人群权利斗争的起点。也就是说,没有石墙事件,现在也就不会有26个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国家,会有更多的人因为自己的性性偏好/sexual preference生活在昏暗的角落。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注意,目前国内大部分还在使用“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这个词,但是我特意选择了“性偏好”,我后面会讲到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取舍。

    从1970年代开始,性少数人群开始运用一种“身份政治”的意识形态来进行维权运动。身份政治是什么意思呢?用我们现在的大白话来说,就是“贴标签”的意思。就是在那个时候,大量的“标签”被发明出来,包括gay, dyke, lesbian, feminist, black, queer....等等。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1970年代同志运动,就是一个热衷于贴标签的运动时期,大家推崇的是"be out and be proud",推崇的是和家人朋友"coming out as gay"。当时,黑人女诗人Audre Lorde是这么介绍自己的:黑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者,诗人,母亲。

    她曾经说过:

    If I didn't define myself for myself, I would be crunched into other people's fantasies for me and eaten alive.

    如果我不自己定义自己,那么我会被挤压进大众的想象中,生吞活剥。

    等等,这有的“贴标签”难道不应该吗?我喜欢同性,所以我高呼我是gay,这有什么问题吗?

    为自己的性少数身份自豪,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想指出的是,这里有一个逻辑断层:同性恋吸引 = 同性恋身份,这不是一个必然的事情。

    打个比方,一个人很喜欢看韩剧,她可能会说自己是个韩迷,但是“韩迷”并不会上升到定义“我是谁”的程度。看韩剧、追韩星,这是她人生的权利和自由;如果她的父母突然不让她看韩剧了,她必然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和反抗,但并不会觉得,父母”不让我做自己“,或者“不看韩剧我就不是我了”。

    现在理解了这个“行为和身份”这件的逻辑断层了吗?我喜欢每天早上吃一个苹果,但“吃苹果的人”并不会成为我的身份认同。喜欢同性的人不是全部都必然用“同性恋”这个身份定义自己。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使用“性偏好”而不是“性取向”,因为“取向”是一种一往无前定义死“你是谁”的身份认同,而“偏好”是一种你可以自由选择的行为或者倾向。

    写到这,你可能觉得我在“矫正”同性恋。别急,慢慢往下看,你就知道我的意图绝对不是要“矫正”性少数,而是希望他们的解放和自由能够更彻底。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我们到底如何理解“同性性吸引”?

    同性恋作为一种身份,为同志群体争取到了非常大的权利,它确实达到了很多积极的效果。但是,我必须要指出,这个身份认同是源于政治斗争,同性恋这个身份,不是我们每个人“天然”就有的。

    所以如果有些朋友发现了自己对同性有好感,先不要用“我是同性恋,这就是真实的我”这样的身份认同给自己下判定了,然后开始陷入一种“群体苦恼”。而是慢慢的去交往、感受,体会一下自己喜欢的就是这一个人,还是大部分男性群体?体会一下这样的“喜欢”是不是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能“决定你是谁”、“定义你的属性”这样的作用?如果是,再选择贴上同性恋的标签,然后选择和家里人和朋友慢慢交涉,让他们了解这个真实的你。

    为什么会说要慎重地把“行为”和”身份”马上划等号?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大众一点,一个学术一点。

    第一个例子。读性别学博士的,不是女权的就是gay的,我同辈的酷儿朋友非常多。因为我们都属于后现代的Butlerian,所以会很开放地聊到他们的性偏好的具体问题。所有的男生都很自然地说,虽然我交往过的都是男性,但是我不觉得我100%就是gay,我有一天也有可能喜欢女生,还是要分人。

    如果说,你相信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钢铁直男”,那么你可以想想,世界上有没有所谓的“钢铁深gay”。所谓“异性或者同性”性吸引,其实就是在人生的一个时间段、分地点、分环境、分对象所产生的性吸引。换了上述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比如,有些人40岁了发现自己爱上了一个同性;比如,军队和监狱同性性行为;比如,民国时期由富家姨太太们组成的女性同性恋群体“摩镜党”。

    第二个例子。中国同性恋在历史上大量出现是在清朝,有非常多的文献都记载了当时同性恋性偏好已经形成了一种“风尚”,然而,同性恋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是一种“身份”。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记载,主要有两种形式:公子和书童;戏子和恩客。几乎所有我读到的人类学家都是这么认为的: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首先是一种行为、不是身份认同;其次,它是一种社会阶级关系,而不是情感关系。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人常说:中国历史上对同性恋那么宽容;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同性恋”,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历史上,那是一种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伴随了性行为的权利关系;也是一种上流社会的“风尚”,就和今天上流社会要去马术俱乐部、开个游艇是一样的。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同性恋,是一种带着深刻爱情、同时定义了“你是谁”的身份认同。

    所以,发生了性吸引,和“你是谁”,这两者有关系,但不是必然联系。就究竟是不是必然联系,需要花时间慢慢想清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想清楚了再定义自己,这时候才是真正地对自己负责。

    总结

    今天谈的是,对同性产生爱情已经性吸引,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能构成一个人的“身份”?这是近20年来性别学术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也是目前主流学术界一直想否定的一种“判定”。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主要有几个原因(干货):

    1. 喜欢了同性就直接标记“同性恋”身份,并没有逃脱异性恋社会给性少数画下的那个圈圈,反而是往里面钻了。
    2. 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就是因为一种相同的行为或特点,把一类人划分成一种“身份认同”,然后发起政治倡议,也许能得到政治上的胜利,但无法帮助性少数人个体获得更多的解放和满足。

    说白了,同性恋这个词怎么来的?就是异性恋人群给你画了一个圈圈当牢房,要把你往里面关起来。当初被关起来的人,都在努力地寻求解放,所以使用了“身份政治”来抵抗压迫。可是今天,如果我们已经不在那个圈圈的牢笼里面了,就先别急着往里面钻,别让异性恋社会的霸权再次得逞。

    同性恋是从什么时候成为一种身份的?

    自然地面对自己喜欢的人,自然地面对自己的性吸引,不否定自己不拒绝自己,但也别急着往身份认同的牢笼里面猛扎,别急着用“我应该是异性恋所以……我应该是同性恋所以……”困扰自己。这就是开年初我想给大家提的醒。

    最后,如果读者你是“异性恋”,想想看,如果“同性恋”都不是一种身份认同,“异性恋”这个身份认同能有多牢靠呢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用户投稿或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知识分享,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