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提到了汉服圈是什么意思?汉服到底有没有圈?今天我们来详细的聊聊汉服“圈子”的派别有哪些?圈子里一致认同的观念是什么?
汉服“圈子”的派别有哪些?
古墓派:古墓派的成员曾是汉服复兴以及推广的主要发起人,身体力行多方位展示汉服。认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这一定义,认为汉服就应该是古代人民穿的服装,现代只能对其进行原样复制,不能进行任何改动,并且一切以出土文物为准,没有出土文物支撑的都不是汉服。尊崇古制,变通很少。
考据派:如果说古墓派或多或少有些激进,那么考据派就相对温和多了。除了出土文物以外,考据派成员还会同时参考文化典籍甚至历代绘画作品来充实自己的汉服衣橱。色彩和形制要比古墓派更加丰富。
改良派:和上面两个坚决坚持形制的派别不同,改良派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传统汉服进行改良,在有汉服传统元素的同时兼具实用性和现代审美。“传统汉服”虽然正统,但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并不是那么方便。这一派别的诉求,是希望汉服能够与时俱进,符合当代人的生活习惯。
仙女派:这一派别在“正统”汉服圈子中,是最受争议的一个派别。他们既是汉服宣传的主力军,也是给圈外人留下大部分印象的群体,知道汉服与影楼有区别;但一般不清楚具体有什么区别,也分辨不清汉服里的具体形制,喜欢没有考据的“魏晋风”和“齐胸襦裙”等看上去和拍出来都仙气飘飘的衣服。常年活跃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宣传传统文化”的工作。
汉服圈子只有这几个派别吗?当然不止当然我们就不逐一说明了!说了这么多门派混战,汉服圈里就没有什么共同点吗?还真有,在设计追求上大家还是有一些共同点可以聊一聊的。
传统纹饰之美,中国传统图案,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内涵,无论是在纹饰造型上,还是色彩上,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据史料记载,从周朝时期服饰就有“十二章”之制。按照历代注疏《周礼·春官·司服》的封建学者们的解释十二种纹样各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日、月、星,取其照临光明,如三光之耀;黻作背恶向善,象征善恶分明;
山,象征王者的崇高;龙是神明的象征,同时又不可捉摸,取意应变;火,取其光明向上;
宗彝,表示忠孝;黼为斧形,象征决断;
藻,象征冰清玉洁;粉米,代表食禄丰厚;华虫,取其有文采,表示王者有文章之德。
这是“十二章”图案的象征意义,也充分体现了纹饰这门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地位。
中国传统纹饰只有这些吗?当然远远不止,代表吉祥的万字纹,寓意长寿的鹤纹,富丽堂皇的宝相花纹……这些都是传统审美的展现。
海浪纹vs万字纹
仙鹤vs龙
凤凰vs玉兔
凤凰牡丹vs仙鹤补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时的纹饰使用受到阶级的局限,现代社会阶级的消失,让当代设计师对于纹饰多了很多独有的构思,作为众多同袍的终极梦想,汉服届贵族的代表——明华堂,这些年来就一直致力于纹饰的原创与创新。
下图中的九羊启泰竖领短袄,就是当代设计师的一次创新。九羊启泰原本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以九只羊为主图。另有松、竹、梅等辅图。寓意福星高照,百事顺遂。《楚辞·远游》:“朝濯发於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 “阳”谐音“羊”;九,泛指多数或多次;启泰即开泰,寓意走运,好兆头。“羊”古“祥”字,羊喻“祥”。
而设计师根据以宋明图案元素为参考、遵照当时的服饰设计语言与逻辑重新对九羊启泰进行设计。稚儿骑羊呼朋唤友,羊群则躲在后面追逐嬉戏。偷得浮生半日闲,暗暗符合纹样主题。它用自己的设计告诉你,贵是有理由的!
原创值得尊重,如果说哪个群体拥有极高的版权意识,怎么可以不提汉服圈的各位同袍们。虽然偶尔会存在矫枉过正的嫌疑,但大多数时间各位同袍对于版权的重视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的。
一直以来,在汉服圈中,版权就是一个比较难以界定的问题。严格说来汉服山正之争的落脚点不是衣服本身的形制,而是衣服的整体设计。汉服的形制虽然大同小异,但是衣服上面的绣花、纹样却不尽相同。如果这些绣花设计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达到了一定的审美性。那么,设计者就可以拿去登记,就是有版权的。一旦随意抄袭,就会有侵权的可能。
不过由于大部分商家没有版权意识,只顾原创忽视了版权证明。就很容易造成火了一款汉服,同款遍地开花的场景。往往在这种时候,都是汉服同袍们首先站出来,维护原创利益,声讨抄袭商家。汉服圈对于原创的高度维护,也让许多原创商家得以良性发展(那些设计很好,布料不行的,希望尽快改进下)。写到这里,不禁让Canva酱感慨,如果设计圈的各位也这么自觉就好了……
可能有人没有办法理解汉服圈子对于山寨的气愤,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你辛辛苦苦肝了好几夜才作出的设计,发布出去还没多久就被别人原封不动搬了过去,且不标注原作者和出处,一问就是“借鉴”,是不是足够心塞?
更何况如果正版版权得不到保护,山寨猖獗,对于任何一个产业来说都是恶性循环,不利于良性发展。当然,除了汉服同袍们的积极维权外,也希望各个汉服商家也能自觉维护权益,申请原创标识,版权认证,别再为他人做嫁衣。
说到底汉服热度的逐步走高,除了一部分人的跟风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自信以及个人意识觉醒的表现。对于过去文化的认同,对于自我爱好的正视。借用《国家宝藏》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这代人的审美一直在受西方影响,时装的话语权也一直是在西方,现在是时候找回中国的审美精神了。”